“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我打電話來不是反映問題,而是想表揚密云區檢察院的郭桂英檢察官……她一幀一幀地看事發視頻,理解我作為一個母親的悲憤,才讓事情有個公正的結果……”近日,北京12345市民熱線接到了一個特別的表揚電話。
這位母親因何悲憤?檢察官又緣何贏得這位母親的認可?一切還要從北京市密云區檢察院辦理的北京市檢察機關首例適用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督促行政機關整治托育領域違法違規行為行政公益訴訟案說起。
2021年10月,郭桂英收到一起立案監督申請。申請人何女士認為公安機關“不予立案”的決定與自己孩子的現實遭遇不符,遂向密云區檢察院申請立案監督。
原來,何女士于2021年8月底,將2歲半的兒子小童(化名)送往密云區某托育機構上早托班。可是一段時間后,小童經常晚上從睡夢中哭醒。感到疑惑的何女士來到該托育機構要求查看監控錄像,看完后,何女士陷入了憤怒。
“午休時,孩子多次遭到2名托育老師推搡、掐擰、拖拽或被推入消防通道,孩子受到驚嚇,所以經常在半夜哭醒。”在郭桂英第一次接待何女士時,這位母親復述了她在視頻中看到的場景。“孩子才2歲半,哭鬧也是正常的,她們不但不哄他,還打他。我們報案,但派出所認為情節輕微,沒有對老師進行處罰。”說到傷心處,何女士忍不住流淚。
“我們必須堅持對托育機構虐童行為零容忍。”郭桂英和辦案團隊成員經認真審查,認為2名托育老師的行為雖然不構成刑事犯罪,卻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應當予以相應的行政處罰,遂多次與相關單位溝通協商,共同推進。今年1月29日,相關部門對2名托育老師進行了行政處罰,并處以罰款。
“這個案子辦完了嗎?老師行為失當,該托育機構是否也存在管理失職或其他問題呢?”郭桂英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為了做到標本兼治,她再次帶領團隊對該托育機構展開調查。
辦案團隊發現,該托育機構存在未到衛生行政部門備案的問題。“依據新修訂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托育機構應當向縣級政府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備案;托育機構有虐待嬰幼兒行為的,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終身不得從事嬰幼兒照護服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郭桂英介紹,密云區檢察院隨即于2月11日對相關部門啟動了行政公益訴訟立案,并于3月22日分別向兩家相關單位制發檢察意見和檢察建議。
最終,該機構直接負責人和2名托育老師分別受到終身禁止從事托育服務工作的處罰。
該案發生后,郭桂英與辦案團隊深入分析案件背后的行業治理漏洞和隱患,多次與相關職能部門座談。雙方共同探索建立托育機構負責人黑名單制度、定期督導托育機構制度,并牽頭起草了《密云區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實施方案》,促進相關部門立足本職,依法加強對托育機構的指導、監督和管理。同時,密云區檢察院協同相關部門對轄區32家托育機構進行檢查,監督相關部門對7家違法機構作出行政處罰,合力促進托育機構正規化。